摘要:目的:基于上海市临床药事质量控制中心数据库,采用比例失衡法对药物致血小板减少症(DITP)相关药品不良反应(ADR)信号进行监测,并对DITP相关ADR报告进行描述。方法:利用2017~2019年上海市临床药事质量控制中心收集的下属44家医疗机构报告的21 679条ADR数据,运用报告比例比法(ROR)对DITP相关ADR报告进行数据挖掘,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。结果:110种可疑药物中,利奈唑胺(ROR:110.37, 95%CI:72.07,169.03)、替罗非班(ROR:57.33, 95%CI:18.99,173.01)、硼替佐米(ROR:38.68, 95%CI:11.58,129.16),奥希替尼(ROR:37.99, 95%CI:15.91,90.73)等26种药物与血小板降低可能相关。194份DITP报告中,男110例(56.70%),女82例(42.27%),2例性别不详;68例(35.05%)患者接受抗肿瘤治疗,93例(47.94%)患者接受抗感染治疗,抗凝治疗患者34例(17.01%);103例(53.09%)患者年龄大于66岁。患者在接触可疑药物后出现血小板减少,平均延迟7 d出现症状。94例(48.45%)患者Plt低于75×10~9·L-1,其中18例(9.28%)出现出血症状。45例(23.20%)患者接受了特殊治疗。其他药物也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,如氯法齐明、西妥昔单抗、乌苯美司、氨甲环酸、注射用凝血酶、亚叶酸钙、蔗糖铁,以及5种从未被报道为DITP诱导药物的中成药。结论:医务工作者应熟悉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,并利用ADR数据库中药物-DITP潜在的因果关系,关注未经报道风险药物的用药安全。 |